防灾害知识科普
气象科普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直接损害,如台风、暴雨、暴雪、冰雹、雷电、雾、霾、干旱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形式。 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一般包括:天气灾害(如台风、暴雨、冰雹、大风、雷电、暴雪);气候灾害(如干旱、持续高温等);气象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如沙漠化、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病虫害、海啸等)。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年四季都可出现,分布范围广;无论平原高山,还是江河湖海,甚至空中,世界各地处处会有它的足迹。往往具有协同性,群发性强,连锁反应显著,造成的灾情十分严重。
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我国70%以上的国土50%以上的人口及80%的工农业生产地区和城市,每年均不同程度受到气象灾害的冲击和影响。几乎所有气象灾害每年都会在我国发生,气象灾害占我国自然灾害总量的70%以上。
逃生知识
家庭火灾毗邻房间发生火灾,烟雾弥漫时,不要盲目开门,可向门上泼冷水降温,用浸湿的衣服、被褥堵住门窗缝隙。同时,应立刻向窗外挂出醒目物件,以示室内有人,也可以大声呼喊,便于营救。
火势较大,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
应急避险
遇到地震怎么办?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在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自救互救知识
猝死、溺水、触电、窒息、中毒、失血过多时,常会造成心脏停跳。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得当,极易产生不良后果。此时,运用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病人至关重要。
1.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 急救电话。
2.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 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 后再施行救助。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4.人工呼吸法主要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等方法。
采取口对口施救时,如病人口中有异物,要先清除,开放气道,再以一只手按住病人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将其下颏托起,使其头部后仰;压额手的拇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气后,用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以中等力量将气吹入病人口内,不要漏气;
当看到病人的胸廓扩张时停止吹气,离开病人的口唇,松开捏紧病人鼻翼的拇指和食指,同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再施二次吹气。每次吹气时间:成人为2秒钟,儿童为1至1.5秒钟。
5.胸外心脏按压法:施救者以靠近病人的下肢手(定位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缘自下而上移动至肋缘交会处(剑突),伸出食指与中指并排,另一手掌根置于此两指旁,再以定位手叠放于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相扣,贴腕跷指,手指跷起勿压胸肋,以髋关节为轴用力,肘关节伸直向下压(垂直用力),手掌下压深度为3.5至4.5厘米,每分钟约做100次。
6.胸外心脏按压法与人工呼吸法应交替进行,比例为:单人进行复苏30∶2,也就是说,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反复做;双人进行复苏30∶2,也就是说,一人做30次心脏按压,另一人吹气2次,反复做。